磁磚.地壁縫隙或表面有白色附著物.在台灣統稱壁癌(註)
其實雖然長得很像.可是依成因.分為兩類.去除方式截然不同
1.白華efflorescence:依美國國家磁磚施工準則定義
是可溶於水的礦物質(正式說法是水溶性無機鹽類)
在水氣蒸發後,所吐出以白色為主附著物
在台灣.老舊混凝土和磚造結構建築
只要施工底層水泥/沙比例的水泥太高
只要有外部滲透水(通常指漏水和地下水位上升導致濕氣上升)侵入
高出正確水泥/沙比例的水泥
一定會游離鹼液(salts)出成分.再度攜出表層
關鍵字是-'外部侵入'水量.要'多到'可讓礦物質溶解
像是拿濕拖把拖地,甚至整面牆或地面以水管沖洗
由於磁磚表面不吸水,上述這些清潔用水的水量
要滲透到磁磚縫隙內'產生'白華,可謂天方夜譚-絕不可能
2.壁癌:
成因也是持續滲透水侵入.長期潮濕.導致發霉white mold
註:台灣一般稱白花.吐鹼.吐灰.吐羹.白華.壁癌.全混淆在指同一現象
簡單判別法.是倒一小杯水上去白色面
如果是白華的話.這些水可以溶化礦物質(或鹼液)
發霉的話.加這些水後.則是'不動如山'
但是如果是油漆牆的話.這個簡易鑑定法就不適用
因為都有.也就是既白華又發霉.發霉就發在白華的表層
這也是為何有些人.會在浴室牆壁另一面.和地下室牆壁貼磁磚
而不是漆油漆就好原因(這兩區域最易露滲水)
白華&壁癌共同點都是長期持續性滲漏水
所以解決之道.就是抓漏
否則小漏水沒斷,會生乾白華(粉末狀附著物)
大漏水沒斷就貼磚.可是會生出像黴菌斑的濕白華喔,不可不慎
再來解釋磁磚縫隙有白色附著物,卻不是白華原因
上面說過白華,有嚴謹定義三要素
巨量的水,可溶礦物質,蒸發-缺一不可
而填縫劑成分有丙烯酸.樹脂
貼磚後,沒有等48-72小時就'猴急'填縫
丙烯酸樹脂和水蒸氣.拉扯合成的白色附著物,那可不叫白華
'turn white from reactions between the acrylic and moisture
This is not efflorescence
Rather this is similar to the whitish haze
seen with floor waxwhen it is applied to a damp surface'
預防之道是.除了至少48小時才能填縫外
填縫後.需在短時間一次性清洗.勿留超過一天時間
至於如何去除,由於生成原因太多,去除方式當然不一樣
白華的話.很簡單.抓漏好.用大量清水溶解白色礦物質
嚴禁用含有鹽酸.及強酸性清潔劑清洗
其他則要研判發霉種類.看用哪種清潔劑'對症下藥'去除
結論:買磁磚,磁磚行提供的保固前提-施工sop專業服務很重要
小廣告:只接受LINE報價.line的ID是0932080995
小訂貨量團友.可以加入金晟發磁磚團購 | Facebook
以團購價.節省大幅支出【須知】磁磚報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