貼磁磚用的抹(鏝)刀.通常是長方形.二面平面.另兩面是齒狀
重點是齒狀那兩面.攸關磁磚貼了.會不會膨拱脫落關鍵
因為抹刀平的那兩面.無法精確鏟出.所要貼膠泥的高度.厚度(也就是膠泥量)
依據美國國家磁磚標準ANSI A108.5規定
鋸齒抹刀用在貼磁磚的壁地面.和磁磚本身背後(馬賽克太小不用背面上膠)
兩處.要用不同齒深抹刀
因為抹刀的齒深和間距.決定所塗抹的益膠泥.是否密實塗布在磁磚背面
因為磁磚比天然石材輕薄許多倍
必須靠磁磚背溝(磁磚背後的格子或斜條)來強化抓固力
這些磁磚背面的格子或斜條.都有深度
加上磁磚有翹曲度.益膠泥用量.要夠大
才能將磁磚背面格子完全'吃'進去
這就是為何磁磚背面要上益膠泥原因(馬賽克太小.背面不用上膠)
歐美泥作老外非常講究嚴謹.他們鋸齒抹刀種類先分兩大類
貼大尺寸磁磚(一般指30*30.30*60以上)方齒 Square Notch Tile Trowel
和貼小尺寸磁磚(一般指馬賽克.地鐵磚.30*30以下地壁磚)尖齒 V NotchTile Trowel
這兩大類再以寬度*深度-衍生細分出眾多種類
例如12mm x 12mm.代表抹刀抹出來是
間距和深度都是12mm的溝狀之平行線條ridge(像菜園的田畦)
(相片來源:rubi官網)
解釋一下
也是依據美國國家磁磚標準ANSI A108.5規定
須用鋸齒抹刀.以45度單一方向(長方形磁磚.須從短邊單一方向)塗抹益膠泥
嚴禁swirl扇形(也稱彎月型或漩渦型)和spot點狀形(也稱麵團型)
註:扇形刷抹適用超耐磨木地板.塑膠地板等彈性建材
(swirling adhesive is only for resilient flooring)
理由是以這種單一方向磁磚貼好後
像菜園中條狀高起來的膠泥(ridges)坍下
均勻往溝狀低處填實時
(spreads out the adhesive ridges evenly into the spaces between the trowel lines)
在磁磚背部和打底層中間.殘留的空氣釋出路線最短
最不易因受力不均擠壓(例如地震.熱漲冷縮應力)後膨拱.甚至破裂
ps:空氣沒被釋出的話.會被困在磁磚黏著層trapping air in the pockets
事情就大條了
問題來了.大尺寸磁磚若用窄淺齒抹刀塗抹
磁磚'印上去'後.深度不足以'吃下磁磚背溝
因為窄淺齒抹刀膠泥密實後.厚度僅剩抹刀規格齒深的3分之一
而寬深齒抹刀厚度.還剩規格的一半
(Using a v notched trowel and embedding the tile into the adhesive
leaves you with a bed of adhesive beneath the tile
a little over 1/3 the size of the trowel teeth)
例如10mm*10mm.窄淺齒抹刀密實後.厚度只剩3.3mm
寬深齒抹刀還剩5mm
這很容易理解.寬深方形條狀的膠泥.絕對比窄淺尖頭(或圓角)條狀膠泥量大
這也衍生出寬深方齒抹刀密實膠泥時.方形條狀膠泥是由上往下塌下
而窄淺尖形抹刀密實時.金字塔型條狀膠泥.是由下往密實
這也是黏著層空氣釋出的方向
由下往上跑出去的空氣量.絕對比由上往下'逃'的空氣量大
這也是為何許多嚴謹老外泥作.堅持習慣用深尖齒抹刀.貼較大尺寸磁磚
因為要確保.沒有來不及'逃'出去空氣.殘留在黏著層.形成氣袋
當然這很費工.因為尖齒抹刀抹出來的條狀膠泥量.就是比方齒抹刀少很多啊
台灣土水泥做師傅.比較'浪漫'.沒用數字
鋸齒抹刀種類都用'喊的'.有
一分幼齒(細齒).(分半)中齒.(二分)粗齒.(分半)中深齒.(二分半)粗深齒
通常低價搶標的土水泥做師傅
出門帶個幼齒和粗齒各一支
抹壁地用粗齒.抹磁磚背溝用幼齒
沒有一支抹刀'走天下'.就已經很對得起.只看最低價得標的業主了
反正貼好磁磚的房子.是業主要住.又不是他要住
不像我推薦的三芝陳師父
一出門.就是十種以上齒深抹刀'仗勢'
多大尺寸磁磚.塗抹地壁面和磁磚背溝.要不停轉換適合搭配的齒深抹刀
這樣貼好的磁磚.不僅品質好.外觀質感更是達到藝術品境界
陳師父LINE的ID是0916343596.請非誠勿試
小廣告:只接受LINE報價.line的ID是0932080995
小訂貨量團友.可以加入金晟發磁磚團購 | Facebook
以團購價.節省大幅支出【須知】磁磚報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