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70年4月
曾有一場決戰濁水溪的激烈師對抗[長安演習]
根據陳北星將軍回憶錄第150-151頁所述
時任陸軍八軍團,助理參謀長兼第一處處長-陳北星上校
二處處長羅吉源,三處處長張昭然,已於前一年籌辦過
統裁部設於苗栗師東營區的長春演習,實兵師對抗(日後再專文介紹)
所以對於長安演習師對抗,駕輕就熟,印象特深
長安演習師對抗,統裁部設於嘉義中庄師西營區
正式對抗時間 民國70年4月12日至4月19日
北軍:陸戰隊66師
南軍:陸軍127師(新化師師長劉子田,參謀長王和富)
兩軍於濁水溪兩岸展開
南軍統裁官宋心濂司令,向以足智多謀,臨場戰術靈活著稱
此次師對抗,宋司令認為要對抗剽悍陸戰隊66師
需出其不意出奇兵,以劣勢對抗優勢作戰,才有一搏機會
於是在師對抗一開始
要陸軍127師臨時抽調派出一部步兵當任'奇兵'
向布袋-東石間登陸我們陸戰隊先鋒部隊實施'誘敵'支作戰
陳將軍回憶,依原本攻防計畫,布袋-東石間登陸兩軍灘頭對決
均為兵力相當大部之先遣部隊
旺盛的企圖心,積極展開搶占要點,以待後續大部隊之開展
突然臨時多冒出一支'奇兵'這一招
搞亂雙方辛勤幾個月的事前準備推演
很容易使雙方指揮官失去心理與生理的平衡
弄得兩軍忙腳亂,需臨時調整部署肆應新局
加上陸軍127師師對抗第一線
某步兵旅宋川強旅長,剛好是宋司令堂弟
宋司令怕個性剛強堂弟硬撐,被陸戰隊俘虜
讓八軍團第三處副處長王上校
每晚去指導其次日攻防之策,暗示其遲滯作戰以待援
陸軍總司令郝柏村前來視察
發現陸軍127師砲兵一營,無所事是,正出砲操
很是訝異,前方吃緊,正昏天暗地廝殺,亂成一團
怎麼還有這閒情逸致'照表操課'
詢之,該營長也是滿腹苦水,說乃與上級失去聯絡
'閒著也是閒著'總要有事做,就出砲操囉
ps:謝謝臉書海軍陸戰隊 永遠忠誠
陸戰隊66師653團310營304梯汪學長同意放上他的回覆
汪學長說師對抗前
66師加強訓練,九個步兵營分三梯次(一次三個營)
從清泉崗走到嘉義往返(學長稱之為野營拉練)
去的時候走五天,讓步兵適應長徒行軍,及各種狀況練習
回程的時候只花了一天半(奔襲),全營都走到跛腳
是汪學長記憶中最痛苦的一次行軍訓練
653團310營是長安演習師對抗中,陸戰隊66師的尖兵營
70年4月,310營是在台中大度山集結
徒步行軍到斗六,突襲陸軍部隊
汪學長是310營支援連衛生排,隸屬營部
一直在雲林林內,斗六,荷包山,一帶活動
後來不知道什麼原因,演習提早結束
汪學長記得當時311營整個營被衝散了
他們的營長用吉普車載了幾個兵.寄在310營部,請託照顧
ps:本文為舊文整理重發
小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