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天母啤酒屋街,是在天母一路(現在中山北路7段)
一開始只有[菊元堂]一家.專賣蜆仔和生啤酒
在菊元堂[孤軍奮戰]十多年後
先是第二家[野牛啤酒屋]開了一年多後
突然在2個月內
林口.紅河谷.鄉村酒坊.漢坊.太極閣.等19家新興啤酒屋
快速形成天母啤酒街
我個人看法.這是集'天時地利人和'下自然形成的
就是民國73年.台灣國民所得突破三千美元
代表有數量龐大中產階級消費人口
還有天母洋人多.會有吸客外溢效應
根據民國74年時報周刊[酒旗滿街招搖]專輯
看似生意強強滾的天母啤酒屋老闆.也有滿腹苦水
像是1.領酒牌餐飲業.須依戒嚴法
只能營業到晚上十點(那時還是戒嚴時期)
而營業尖峰時間,恰恰就在晚上十點以後
天母算是郊外.上晚班或看晚場電影的人
時間多半會來不及.因此往往打消主意.改到其他地方
業者應對方式是,表面上十點一到先拉下店面.停止營業
實際上.卻讓十點前進場消費顧客.盡情喝到爽為止
2.旺季只有夏天
除了蜆仔和生啤酒.本來就適合在夏天享用外
北台灣冬季受東北季風影響.長期濕冷
加上大多啤酒屋的部分設計.是在室外露天(才有美歐鄉村風啊)
所以生意大受影響
另外.短時間快速形成特色商圈
也因競爭加劇.導致多家啤酒屋改裝.以新鮮感和質感來做市場區隔
像擴充後的菊元堂.店內經過精心設計
像吊燈有鋁製彩色的.有原木做成宮燈狀的
還有蒐集一些陳舊.破損古燈
隨便砌幾塊磚.再搭上一塊木板.便是桌子
就是走不經修飾的美國粗曠鄉村風
[野牛啤酒屋]也是走美式粗曠風格
特色是客人可將自己名片釘在吧台上.還可以玩射飛鏢
其他還有走日式居酒屋風格.精緻羅曼蒂克氣氛路線
至於賣的主力
當然是少了一道加熱手續的生啤酒了
因為競爭關係.各家產品和售價都很接近如下
600西西大杯生啤酒60元.300西西小杯生啤酒40元
台灣啤酒70元.咖啡60元.馬祖老酒150元
三杯雞290元.牛肉串90元.酒槽毛肚220元
炒山產190元.潮州鵝180元.各式火鍋200-300元
鐵板燒220元.炒雞丁160元.炒魷魚160元.炒青菜60元.炒牛肉160元
專輯最後說.許多天母居民憂心忡忡
說擔心原來寧靜的生活品質會受干擾
更害怕年輕人酒後容易滋事.影響治安
PS:只接受LINE報價.line的ID是0932080995
小訂貨量團友.可以加入金晟發磁磚團購 | Facebook
以團購價.節省大幅支出【須知】磁磚報價
若只是詢問不懂的地方.請按沒買磁磚或建材.一樣提供報價和回覆問題
我的公司臉書
https://www.facebook.com/an2010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