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時代在台所建立的各種化學工廠

二戰結束被省政府接收後

只有肥料工業是唯一例外能繼續維持發展

甚至催生帶動台灣支柱產業塑膠工業,稍後再談

 

日本時代的台灣雖然肥料使用量龐大

但台灣畢竟是殖民地

面臨毫無關稅障礙的日本本土和的英德進口化肥

以及大陸東三省大豆粕傾銷

還有台灣本土大宗食用油花生油副產品[花生粕]競爭

 

最主要是台灣總督府最大方針

是確保台灣穩定供應日本糖米

所以總督府對肥料是採完全自由競爭

由市場力量來決定,在台灣最合適最有效化學肥料

所以日本時代台灣肥料工業,可說是一番辛酸史

 

日本時代,台灣所建立的化學肥料工業主要有兩種

第一種過磷酸鈣

主原料是磷礦石,磷礦石本身就可作為肥料

但無法溶解在水中,因此需加硫酸轉變為可溶於水

是製程最簡單單純的化肥

 第二種是以電石為基礎

製成的各種合成化肥和塑膠工業

 

台灣最早的肥料公司是由1910年

由荒井泰治,藤崎三郎,古賀三千等日人以資本三十萬

在高雄所創立的[台灣肥料株式會社]

由荒井泰治擔任社長,聘請農學博士恆藤規隆擔任支配人兼工場長

原料來自八重山群島和韓國鳥島的磷礦石

加上大阪硫酸肥料株式會社的磷酸鈣,調製過磷酸鈣肥料

另外也進口印度油粕及骨粉製造調和肥料

 

在當時昂貴的化學肥料並不普遍,農民也缺乏施肥的觀念

如果談到施肥就是所謂的農家肥(人禽蓄糞尿)

才撐2年,就因生意業績太差

1912年被日本最大的肥料公司

有8個工廠的[大日本人造肥料株式會社]

收購半數股權,並掌握經營權

 

檢討失敗原因,出在全盤引進日本本土的調和肥料

並不適合土壤氣候迥異的台灣,於是1913

由總督府農事試驗場技師小田代慶太郎替代恒藤博士

研發適合台灣的調和肥料

 

隨著一戰爆發,化肥強國英,德兩國

退出東亞商場,造成供給不足

1916年大正肥料株式會社在基隆設立基隆肥料合資會社

社長為日人北村政敬,利用基隆的下肥加磷礦石製造調合肥料

1918年初與驛傳社訂約

收購基隆港大豆粕及磷酸肥料等製造調合肥料代工契約

1918年8月增資為20萬日圓

變更組織為株式會社,選舉小松利三郎為新社長

 

基隆肥料株式會社於1919年

賣給同年在基隆設立的東亞肥料株式會社

東亞肥料株式會社是資本額高達200萬日圓的超級大廠

除了收購基隆肥料外

還繼承台灣硫磺株式會社的礦區增添機械

成為台灣第一家生產硫酸化肥工廠

 

為了保障龐大產能有穩定消化去處

還特地邀請台灣最大五大地主

5大家族其中三家開山始祖

鹿港辜家辜顯榮,基隆顏家顏雲年,板橋林家林熊徵投資

寄望大股東買自家生產化肥給自己的佃農

和綿密在地人脈'去化'產能

 

但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伴隨的全球經濟不景氣

加上大量的英德進口肥料重返亞洲

導致台灣的肥料工業又再次陷入經營困難

當東亞肥料株式會社所有機械設備安置完成,開始生產肥料

卻生不逢時

面臨經濟不景氣,產品市價大幅滑落,賣不去虧損窘境

 

屋漏偏逢連夜雨,在台灣靠後藤新平發跡

大有取代三菱,三井之勢的新興財閥鈴木商店

因負債太高,無力償還

拖累最大債主台灣銀行[鈴木商店事件]

(曾被改編成日劇'日本第一女社長')

 台灣銀行也是東亞肥料株式會社最大債權人

實在無本錢,眼看另一'錢坑'持續況大

 

先是強力'要求'東亞肥料株式會社減資,由200萬減至30萬

1923年再'搓合'台灣肥料株式會社與東亞肥料株式會社

合併送作堆,名稱仍為台灣肥料株式會社

以基隆為本社,資本額調整為一百萬日圓

由大日本人造肥料株式會社的二神駿吉出任社長

東亞肥料株式會社的野村勘四郎任專務董事,共同負責經營

 

辜顯榮和林熊徵則退股

只剩在地基隆顏家,繼續參與投資

產品以硫酸,過磷酸鈣,調和肥料為主

 

分析日本時代台灣肥料用量

最大宗的米,糖兩樣

稻米使用最多肥料是

大陸東北滿州輸入含氮量豐富的大豆粕

其次是硫安和調和肥料

甘蔗則以施用硫安為最大宗

可以看出在台自產兵家必爭的硫安,是必然趨勢

 

而調和原料

因是根據台灣本土氣候土壤量身訂做調配,沒進口品競爭

主要由台灣肥料及杉原,多木等肥料株式會社製造

大豆粕主要由高雄的藤田豆粕會社生產

 

而想要生產硫安這些合成肥料,首需大量穩定電力供應

先以石灰石為主原料生產電石

再來合成成各種合成化肥

 

台灣許多地方都有石灰石可生產電石

差別只在有無穩定電力配合

台灣最大電力供應者台灣電力株式會社

先是1921年和台南製糖株式會社合資(後來合併)

設立[台灣電氣興業]

收購台灣電氣工業松山廠,改為製鐵所兼製電石

1927年新設羅東電化工廠

加上高雄東洋電化的產量,足敷台灣所需

 

後來更雄心萬丈

計畫在1934年日月潭發電廠竣工後

設立年產十萬噸大硫安工廠

來消化至少一萬千瓦的電力

 

可是等到日月潭發電廠竣工

那時英德美各先進國

已經找到以瓦斯,成本更低製造硫安新製法了

導致台電原定大硫安廠根本不敢設立

 

變成1937年日本母廠[日本化學]集資一千萬日圓

在台設立的[台灣化學工業株式會社]

計畫到瓦斯蘊藏量豐富的新竹

設立年產量7萬5千公噸的硫酸銨工廠

獲總督府發給製造許可

卻因二戰爆發新竹的天然瓦斯

被勒令保留作為戰備燃料,不得動用,設廠計畫胎死腹中

 

但是1941年,由台電,三井化學,高砂香料,旭電化,帝國人造絹絲

等全日本一流大化工廠,合資五百萬日圓

在新竹設立[台灣有機合成]

由高砂香料的掘內利器為技術主導者

計畫先生產電石再合成當時最新研發出的

合成樹酯,橡膠,人造纖維,丁醇等日軍急需的軍需品

 

1943年電石廠竣工,運送石灰石原料軌道也鋪設完成

但是從日本運來的電氣機械設備在途中被美軍擊沉

只能生產電極和電石

 

二戰結束後,被政府接收改組為台灣肥料公司第五廠

在留用日人於1946年底遣返日本後

1949年由來自大陸各地轉進的台肥一廠優秀工程師

自行設計將廠房及電石爐

改建成年產3.6萬噸的氰氮化鈣化肥工廠

 

而前述台肥一廠由來

則是1935年基隆顏家

受邀入股三井財閥旗下的電氣化學株式會社

在基隆設立的[台灣電化株式會社]

原本規劃是生產錳鐵以及硅素鐵

 

1936年眼看台灣肥料供給極為缺乏,有利可圖

開始籌畫[轉型]生產電石,來生產氰氮化鈣化肥

二戰後,被政府接收改組為台肥一廠

除生產氰氮化鈣化肥外

最主要產品是電石供,應台灣塑膠工業原料

直到1974年,十大建設中的

中油四十五萬噸,二輕,三輕,輕油裂解廠完工後

才功成身退,被乙烯替代停產

 

此外二戰爆發後,一些用量龐大的工業

例如煉鋁,煉鎳,肥料等日本大財閥

不爽台電不斷提高售價

在總督府協議下,集資到東部

利用水力發電設立[東台灣電力興業株式會社]

 

股東中有兩家是肥料財閥

1939年八月,集資五百萬元[新興窒素工業會社]在花蓮港成立

獲得最新研發細川氏肥料專利權,製造尿素質肥料

各種樹酯,塑膠,電器絕緣體化學工業品及特殊鋼材

 

同年六月一樣資本五百萬

由拓南興業和東邦電力合資的[東洋電化株式會社]

取得雙溪煤礦開採權,計畫生產磷酸,硫安,尿素等化肥

 

不過這兩間設在花蓮的化肥廠因二戰原因

新設的東台灣電力發電量優先供給日本鋁花蓮廠

尚未開始生產肥料,戰爭已經結束

花蓮開始生產肥料是韓戰後

在美援支援下,以接收的台灣鋁業花蓮廠,改設台肥花蓮氮肥廠

另外台肥接收的中和廠

是1943年日本窒素工業株式會社集資二百萬

將日本舊設備移來中和製造氮肥

 

二戰後,政府接收日本人成立的工廠

將台灣電化株式會社,羅東分工廠,台灣肥料株式會社基隆工廠

台灣有機合成株式會社,日窒產業株式會社

合組成為台灣肥料有限公司

 

而發展肥料製造工業過程中電石的出現

為了消化電石製造塑膠PVC原料

政府找上日本時代代理三井會社經銷的德國獅牌B.A.S.F化肥

永豐集團何義再轉讓給王永慶

帶動台灣成世界重化工業重鎮

這一切都不是偶然的

1945年日本戰敗後,台灣各家肥料廠

全由經濟部資委會派人接收歸併成立台灣肥料製造公司

分別是

1:台灣電化株式會社,其基隆廠改為台肥第一廠

其羅東廠改為第一場羅東分廠,日後又改為台肥第四廠

2:台灣肥料株式會社基隆廠,改為台肥第三廠

3:台灣有機合成株式會社,改為台肥第五廠

 600_101

(相片來源:自由時報)

 

接收分兩階段

第一是1945年11月至翌年2月

由原日本經營階層繼續管理,逐步交接,是監理階段

之後原任日本負責人遣返,才算接收完成

 

 在監理階段的1945年12月

資委會來台考察團對所接收台灣各肥料廠

有兩種迥然不同看法

 

 一派是團員潘屢洁認為

日人在台所興建的各肥料廠無論技術和設備效率

早已跟不上二戰中,突飛猛進,日新月異的美國最新肥料廠

 

建議不宜虛費人力,財力修復

損毀於美軍轟炸的過半肥料廠廠房和設備

直接砍掉重練'跳代'引進美國最新一代肥料製造技術

 

 另一派是考察團團長許粹士認為

工業發展需循序漸進

台灣各肥料廠設備雖屬陳舊,但已有相當基礎

 

在考量當時國家財力和社會肥料需求孔急事實下

修復整建方案被採納

 

 狹義修復是指倉庫,廠房,機器三要項

廣義修復要加上

全台道路,橋樑,電力和各條肥料廠五分仔鐵路

 

 以原機器修復為例

在1947年3月,台銀給台肥1億元貸款中

9%用於原機器修復,該年年底,原機器運用程度

已由平均五成提高到7成

 

但是日人所留的肥料廠機器數量實在太少

新機器添購才是當務之急

 

 來源有

1.聯合國救濟總署,1947年冬核撥美金40萬元

向日本採購,氮肥製造設備液化空氣機一批,予台肥一廠

1948年,該廠氫氮化鈣產能自1萬4千噸增至2萬885噸

 

 2.日本賠償物資

台肥分到盟軍從日本各肥料廠所拆除748公噸賠償設備

由於是由原台灣各肥料廠日本母廠拆除設備

不論是馬達,配電盤

還是攪拌機,碾磨機,變壓器,規格完全相同

台灣廠原有國人員工,操作駕輕就熟

 

 經台肥全體員工努力

到1949年,台肥的年產量已超過日本時代,來到8萬1千噸

但還是差,當時每年所需的65萬噸化肥甚大

 

 不只數量遠不敷所需

更嚴重的是農民喜好的硫胺無力生產

只能用老三台時代,熱門時段廣告強制硬性搭售

農民不喜好的單一肥料

磷酸鈣和氫氮化鈣(皆粉狀施用不易,且容易受潮結塊)

 

 解釋一下

日本時代在台販售的化學肥料

係經研發產製適合台灣風土

整包已經調好,擁有氮,磷,鉀的所謂[調和肥料]

 

 二戰後,兵荒馬亂,台肥限於研發能量,設備和經費困難

以及獨家壟斷,不怕去化無路

生產的化肥,都是單一肥料

農民須有高深專業知識

自行計算比例,每種單肥要買幾包來自行調和

 

 想也知道強人所難,所以衍生出肥料黑市

就是不會用,不好用的硫胺以外單肥

賠錢賣給黑市,再高價買硫胺

所以台肥自製硫胺才是治本之道

 

 台肥當然知道,問題是沒錢

硫胺正式學名是硫酸錏

日本時代,在工業日本,農業台灣,政策下

附加價值最高的硫胺,悉數由日本進口

 

 1949年駐日美軍統帥麥克阿瑟,因日本嚴重缺糧

安排台日,以一億元額度'以貨易貨'

拿日本硫胺,換取台灣的米糖

 

 隨著韓戰爆發,國際硫胺價格飛漲

美國同意,將美援從重心在台電

撥款興建高雄硫酸錏工廠

 

 但美國安全分署代署長卜蘭德,要求美援撥款前提是

政府須白紙黑字,簽下幾點強制事項

 

第一:台肥'惟二'客戶,台糖和糧食局,需簽正式購買肥料合約

明文規定,台糖和糧食局,須以高出12%成本價收購外

還需依提貨時間表'準時''提清'並繳付'現款'

 

第二:所需繳交的各種繁複鉅額稅捐,不得徵收

總稅額強制改成政府'投資'

第三:台銀貸款利息,從14.4%降至比照美援相同的6%

 

政府接受這三點,雖然有失顏面

但以經營實務來說,卻是正確無比

一解台糖和糧食局常拖欠款項和延遲提貨

造成台肥倉庫量不足窘境

 

其實還有第4點,廢除肥料換穀,被政府嚴拒

肥料換穀是爭議很大政策

以當時時空背景,事後來分析,功6過4,功大於過,應是客觀評議

 

以糧換肥,開始於

國軍上海失守,各兵團大轉進的1949年2期稻作

目的是確保台灣軍民和大陸尚未淪陷區的龐大軍糧供給

特色是以一比一等比例,一手交稻米,一手交肥料

也等於是變相公營農業貸款

 

 由於肥料實際價格遠低於稻米,等於變相剝削農民

但是實施初期

由於全台灣幾乎都是赤貧佃農,就算以這種比例剝削

實際換肥穀息,還是遠低於求貸無門的地下金融高利貸

而且負責單位糧食局也絕不會暴力討債

算是雖不滿意但可接受雙贏局面

 

 不過隨著台灣國民所得日益成長

以低米價扶持工業發展的'肥料換穀'政策,逐漸流弊叢生

 

例如有些地區

農民限於水源,根本無法一期稻作(只能旱作)

不得已只好黑市高價買米再來換肥料

(有的地區農田連二期稻作的條件都沒有,只能直接買高價黑市肥料)

等於被剝兩次皮

農村開始流失大量青壯人力資源,待續

PS:只接受LINE報價.line的ID是0932080995

小訂貨量團友.可以加入金晟發磁磚團購 | Facebook

團購價.節省大幅支出【須知】磁磚報價

若只是詢問不懂的地方.請按沒買磁磚或建材.一樣提供報價和回覆問題/tmp/phpSUktg3

給想上網購買磁磚的客戶的叮嚀注意事項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金晟發冠軍磁磚 的頭像
    金晟發冠軍磁磚

    金晟發冠軍磁磚

    金晟發冠軍磁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