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想裝修磁磚客戶的注意事項:簽約篇
一 :是否簽約
我是認為,要是各建材行捧在手掌心,景氣再差
工作也應接不暇的核心泥作師傅
簽約可能代表對他們的不尊重
(不過他們雖不簽約,卻一定會寫報價單來負責的)
他們生意做不完,除了施工品質一級棒以外
事後售後服務,絕對負責到底態度信用才是他們招牌
但是建材行很少會介紹給客戶
因為怕只是被比價,得罪不起主要衣食父母啊?
若沒有認識上述有信用泥作師傅,不管自己找設計師
還是泥作工班,我建議最好簽約
二:再來是如何識破沒有合法登記設計或裝修統包公司
台灣目前發生一些家中裝修消費者簽約前勤上網作功課
最後選擇和知名網路平台介紹曾上電視專訪設計師簽約
結果施工品質出問題或進度嚴重落後糾紛
消費者循法律途徑
依照簽約合約公司住址寄出存證信函,才知一切都是假的
電視的專訪和網路口碑,都是花錢買廣告來的
其實簽約前,如何識破沒有合法登記統包設計或裝修公司很簡單啊
以查詢本公司是不是'假'公司為例,只要在任何搜索引擎
鍵入 金晟發建材企業有限公司 經濟部商業司登記 這幾個字
(就是公司全名+商業司登記)(或各縣市經濟發展局入口網站)
馬上會跑出
本公司全名,統一編號,公司資本總額,公司所在地住址
公司狀況,登記主管機關,核准設立日期,代表人姓名,董監事名單
有這些資料後,再上台灣票據交換所網站
查詢該公司負責人票據信用紀錄
若是從未或僅有少數金額很小用票紀錄
或曾有退票,遭列拒往紀錄
和更嚴重,同一負責人設立一大堆短命票信紀錄不佳公司(可查關係戶資訊)
表示可能是一案設立一家公司,惡意欺詐空殼公司機率大增
再來需檢查合約若不是負責人簽名
應在合約註記代表負責人接洽消費者專案經辦人姓名
還要詢問在經濟部商業司登記的公司住址
是不是和真正公司辦公室同一地點
最後還要細看合約裡一定有的'訴訟管轄條款'
白話說,就是日後要上哪個縣市法院提告
舉例,若消費者裝潢房屋和受委託統包或設計公司
明明同在台北者,卻將公司所在地登記在馬祖
還特地在訴訟管轄條款約定
'雙方同意'以業者所在的馬祖法院為第一管轄法院
若簽約前,看到這種公司登記在距離消費者裝修房屋
幾百里外的金門,馬祖,澎湖,花東業者,一不注意簽下去
唉,真的要當心啊,這樣簽的約,日後才有保障
三:簽約重點
糾紛最常發生在追加預算和先斬後奏變更設計施工
防治之道是
合約要寫入只要任何追加預算或變更設計
需註明
須經屋主書面簽名同意才有效力
這樣可杜絕先以超低價估價單搶標,施工一半再先斬後奏
讓頭都洗下去屋主,面臨任人宰割的慘狀發生
三:多留些尾款,以免施工團隊中途落跑
這我看太多了,而且簽約需註明驗收通過才會付尾款
四:要定施工時數,除非不可抗拒天災人禍,延期須罰款
五:防倒閉條款
若是採統包由設計公司施工的話
總預算金額一定比自行找工班龐大的多
除了和設計公司簽約以外,應要求設計師以個人為保證人
而且一定要有保證人身份證影本
萬一真要求償身分證裡的住址就是法院送達的住址
相信我,這很重要
因為我曾歷經長達十個多月才將(有法院公證喔)
出租房屋收回的訴訟慘痛經驗
六:工,料分開報價
很多人只是看誰總價低(若能再殺一下價更好)就給他做
這很危險,就算有照我前幾項簽約注意事項來簽
很有可能會被以低價劣質建材來濫竽充數,因為對方沒有利潤嘛?
防治之道是工,料分開報價,而且還可指定建材(例如磁磚)品牌
這樣才不會被浮報建材價格
-----------
<冠軍磁磚估價單注意>只要'同價位' 不要'一式'和'同等級'
常有網友要我看他統包或設計公司報價單中
有關冠軍磁磚部分明細
妙的是,報價單幾乎都寫貼冠軍磁磚一式或冠軍磁磚同等級
前者稍好,'至少'貼的是冠軍磁磚
網友只要要求再加註
一定要出具有冠軍15年保固的冠軍磁磚一級品出廠證明
和具體冠軍磁磚型號,大概就有基本保障
若是寫冠軍磁磚'同等級'
那意思就是冠軍磁磚一定'剛好'會'缺貨'
要改貼其他低價品牌磁磚
事後若業主告上法院
現有的台灣法院判例都是判消費者敗訴
理由是業主須委由專業第三公正者鑑定
說該磁磚品牌品質很差,不是和冠軍磁磚同等級
想也知道,沒有專業鑑定業者和法官甘冒被告毀謗風險
因為'同等級'真的是非常模糊,無法具體用語
所以消費者簽約註明買冠軍磁磚一定要註明清楚
若消費者所選的冠軍磁磚真的剛好缺貨
(其實可要求冠軍公司出具該型號缺貨證明)
必須以同一價位
(冠軍磁磚同一系列除了少數特殊色外,單價都一樣)替代
要查是不是同一單價也很簡單
只要上冠軍磁磚官網一查一目了然
或跑一趟冠軍磁磚全國七大區營業所的展示中心
哪裡有冠軍磁磚展示中心可看磁磚呢?(各縣市冠軍磁磚介紹懶人)
每片磁磚都有貼上清楚具體的牌價
再次強調,合約裡的磁磚只有同價位
沒有模糊兩可,品質單價差距極大可操作的'同等級'用
---------------------
[室內設計師的計價收費爭議實例]
先聲明,我相信市面上絕大多數室內設計師
都是十分專業,值得信任尊重的
可惜極少數室內設計師在消費者簽約後
的爭議表現,讓人覺得有些遺憾
此篇是分享一位已退休泥作師傅公子
和室內設計師簽約後的一些值得討論案例
這位客戶公子由於常上網爬文
研究他自己舊五層樓公寓房屋裝潢事項
做了許多功課後
考慮到他自己是上班族沒時間監工
和怕拆開發包,日後保固責任歸屬出踢皮球問題
最後決定和一位室內設計師簽統包約
客戶公子的舊公寓房屋實際坪數二十多坪
以實際坪數計算,最後敲定總價三百萬元簽約
除這三百萬元外
客戶公子還需另付一筆
以三百萬元總價7%的21萬元監管費
其實不管是三百萬元還是21萬元的監管費
沒有人有資格評論便宜或貴
因為前者涉及不同材質,各種工班師傅的
手藝精湛和敬業程度等等
更重要是設計師為了設計出適合
而且可行業主夢想的設計圖
反覆溝通的心血創意著作權
旁人是沒資格說三道四,必須予以尊重的
但這個客戶公子案例爭議
是出在那筆以總價7%計算的監管費
監管費當然是非常合理的收費項目
因為整個裝潢期間
設計師要全程緊盯現場各種工班的
施工和交接清點各種細項
只要一個不小心出問題還要負全責重新弄好
但這個案例問題出在設計師宣稱他所收的'監管費'
因為已經另外從總價抽取7%了
所以設計師說他購買其他建材,各項工班工資的價格
都是以廠商實際請款價'分文'未再'灌水'
但好死不死簽約後
我這位已退休泥作師傅客戶閒來無聊
也順便想關心一下他愛子的房屋裝潢
有關拆除,泥作和鋁窗部分的費用明細
結果一看差點昏倒
不要說分文未灌水加價
灌水加價的程度不是幾成而是以倍計
我這位退休泥作師傅可不是普通師傅
而是技術非常精湛
退休前工程生意好到做不完需推辭
或排隊等候的統包師傅
於是我這位客戶要求設計師
將拆除,打石,泥作和鋁窗部分的
建材款項和工資退給他們
他自己'重作馮婦'
結果設計師不肯,說一切要照合約走
連客戶公子來向我詢問挑選
冠軍磁磚型號和價格
問說可否磁磚向我買也被設計師嚴拒
說若指定要買冠軍磁磚的話,只能
向設計師他指定的建材行買
至於設計師要如何向客戶公子解釋
為何同一個冠軍磁磚型號
向我買會比設計師指定建材行買便宜很多理由
我就不知道囉?
向我買冠軍磁磚不但可以便宜很多
還有一定是冠軍磁磚一級品保固保證書呢
反正客戶公子感覺就是有簽約後被xx感覺,唉
---------
[如何成功從坑人統包(設計公司)中途解除房屋裝潢合約]
這篇是分享一位住天母,向我購買冠軍磁磚客戶
如何成功施工中途,向他不滿意的
統包解除合約,並少付七十萬元的真實案例
首先由於我只是轉述一造
為避免另一造沒有辯解機會不客觀
此篇只陳述如何中途解約流程
不另加其他聽來的枝節
先簡介業主為何決定中途和統包解約
時間點是發生在業主的所有磁磚都安貼並退貨完畢
向我要詳細附上每批
送退貨簽收單,明細帳單對帳無誤和我結清貨款後
也依同一標準,向他的泥作統包師傅要求明細對帳單
可是那位統包師傅只寫一式
新台幣一百四十多萬元,沒任何明細
由於業主的拆除工程款項已經付清
這筆一百四十多萬僅是不含磁磚在內
的水泥,砂,防水等建材費用和工資
而這位天母的業主向我購買的冠軍磁磚
都是屬於冠軍磁磚最貴那級
例如60*120cm數位噴墨珂米木紋磚
結果向我買的冠軍最貴最頂級磁磚總款項
竟然只占泥作統包若含磁磚的一成多而已
這太不合常理了
業主很不爽,不但不想付出
統包所提的金額款項,還要求中途解約
重點來了
業主先寄出存證信函,繼而告上法院
最後在中華工程仲裁協會鑑定下
判決統包後來補提出的明細單工資部分
是以每人每天新台幣一萬五千元當一天的
工資計算,不合理高出市價太多
最後判決須扣除七十萬元溢價工資
業主最後只須付出七十多萬元統包費
其實也不一定要走法院這條耗資費時路
各縣市的協調委員會
也是很好解決裝潢紛爭的地方
小廣告:只接受LINE報價.line的ID是0932080995
小訂貨量團友.可以加入金晟發磁磚建材團購 | Facebook
以團購價.節省大幅支出【須知】磁磚報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