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台灣鈴木suzuki機車台鈴公司前身台隆工業
原本並不是生產suzuki,而是石橋機車的
台隆機車創辦人黃崇西,二戰後先創立'台隆貿易'
站穩基礎後,於民國52年創立台隆工業
民國53年先後和日本石橋.以及養樂多技術合作
生產石橋牌機車和養樂多乳酸飲料
說起台隆創立機車廠動機.是創辦人長子黃政旺留美拿到碩士學位後
先到台隆貿易代理經銷的石橋輪胎
(日本當年還叫石橋的普利司通輪胎)日本總公司上班
因此淵源,建議父親黃崇西.進口日本石橋機車來台灣賣
剛好黃崇西在西門國小當老師的女婿王明芯.是狂熱機車迷
一喵到大舅子從日本寄來的石橋機車目錄.就熱血沸騰.大表贊成
索性辭去教職,進入台隆貿易上班.全心負責銷售機車
進口的第一批30部石橋機車,很快就銷售一空
馬上又進口第二批50台車
卻遇到火燒車事件,導致有不到十台庫存賣不掉
賣了幾年石橋機車.隨著政府明令禁止進口機車
要扶持剛起步的台灣機車製造業.黃政旺遂向他父親借了五十萬元
成立了'台隆工業'借用伍順車行板橋廠.開始組裝生產石橋牌機車
初創業,政府自製率規定對台隆工業是很嚴苛考驗
王明芯奉派赴日整整40天.負責向石橋買曲軸箱,活塞等零件
天天以小包裝方式郵寄空運回台.度過創業初期自製率不足難關
後來黃政旺想想這樣不是根本辦法.乾脆重金挖腳禮聘來
日本石橋機車技術研發的關鍵靈魂人物 溝淵先生
大膽自行研發生產機車引擎,在台灣市場廣受歡迎.銷售量僅次於三陽機車
可是好景不常,隨著日本石橋機車創業重臣一再以辭職
要求石橋創辦人石橋正二郎
不要和本田,山葉等輪胎客戶搶生意,退出機車製造業
請參閱著作 日本石橋普利司通史3:石橋機車興衰
在1972年,最後一型石橋機車Bridgestone 350 GTR
停產後宣布退出機車業.將機車廠整廠設備輸出.賣給台隆工業
沒有日本母廠可以掛名的台隆工業.雖然還是以石橋牌生產機車
但在當年台灣迷日貨的時空背景下.銷售大受影響是可想而知
所以曾在日本上班過的董事長黃政旺.親赴日本
先是取得日本鈴木汽車台灣代理權
特地以新成立的關係企業台倫公司.進口鈴木汽車.交由台灣石橋機車銷售
直至民國66年7月.政府明令禁止任何日本轎車進口為止
因這層關係.台隆機車取得日本鈴木自動車二輪部門
在台第二個技術品牌授權合約.同時將台隆工業機車事業部獨立
取名為台灣鈴木,簡稱台鈴公司
造成台灣.有台灣鈴木公司和鈴木公司.兩家只差台灣兩字的機車廠競爭
1978年6月,台灣鈴木推出的第一款鈴木蘭蒂機車,大受市場歡迎
也因蘭蒂機車的成功.台鈴機車可以將之前進口鈴木汽車的經銷商
另外成立第二條經銷體系.互相良性競爭
反觀台灣另一家被授權生產.由泰安紡織王清宗經營的鈴木機車
先是關鍵引擎欠缺自行研發改善能力.環保署出廠排氣檢測屢屢失利
最要命是日本鈴木提供的珈瑪,霹靂GS125跑車,新潮流等新機種
完全不是台鈴茉莉50,歐速達50,天箭,名劍.等新系列機種的對手
而且台鈴靠著旗下養樂多,久保田農機
百吉冰棒和機車等各行業優異的銷售成績
(後來還引進日本明治乳業和東急手創館技術授權)
導致兩家台灣生產suzuki機車公司.整體戰力差距愈拉愈大
鈴木最後於1990年被台鈴所併購,走入歷史
一段許多人可能被相似名稱搞不清的
台鈴和鈴木兩家台灣機車廠從此定於一尊
而日本鈴木自動車.對台鈴投資股份持權比例
也由民國73年的20%到民國85年增資持份為40%
民國83年.推出莎比亞50/100
林佳儀代言let's go 50
台鈴雄獅125/清雲100
民國84年.推出遨遊星艦125.飛翔星艦150
民國85年推出幻象星艦125.金贏家100
PS:本文內容及相片引用來自
中華民國機車研究發展安全促進協會所出版的 台灣機車史
我的公司臉書粉絲專業,請幫忙按讚,不勝感激
https://www.facebook.com/an20101125
延伸閱讀
台灣機車史(2):百吉發的起落
台灣機車史1萌芽期-戰前到1961年上篇
我的第一台機車回憶-萬山RX100
小廣告:只接受LINE報價.line的ID是0932080995
小訂貨量團友.可以加入金晟發磁磚團購 | Facebook
以團購價.節省大幅支出【須知】磁磚報價
若只是詢問不懂的地方.請按沒買磁磚或建材.一樣提供報價和回覆問題
廣告時間:給想上網購買磁磚的客戶的叮嚀注意事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