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應該很少男人不喜歡機車吧
我也不例外,就讓我分篇整理
由中華民國機車研究發展安全促進協會所出版的
台灣機車史囉
二戰前的台灣,只有在腳踏車骨架頂桿裝上汽油箱
同時在鍊輪之上,加裝馬達引擎
以日語馬達發音的摩托車
戰後,民國36年,一家由黃繼俊創業的小貿易公司-慶豐行
在民國39年某夜
慶豐行連黃老闆在內僅有三位員工
和慶豐行後門相望的安全行老闆陳德海聊天時
突然靈機一動
提議何不由有貿易牌照可進口物質的慶豐行
進口機車,再交由安全車行銷售和維修
於是慶豐行的張國安寫信到
英國BSA三槍牌機車香港代理商
進口三台分別是250cc,350cc,500cc三槍牌機車
結果這三台英國機車才到基隆港就銷售一空
本錢在16天內回收,獲利達三成以上
慶豐行受到鼓舞繼續
進口英國三槍牌機車賺的荷包飽飽不亦樂乎
高收益的行業自然吸引各路英雄競相加入行列
一時群雄並起,爭相代理引進各國機車
日本機車廠牌計有
本田,山葉,鈴木,川崎,石橋,山口,雷立克
兔牌,普恩達,明發,目黑11個廠牌
英國車則有三槍,杜克地,大砲,凱旋四個廠牌
德國車則有薩克斯,勝利,ZUNDAPP
漢克,BMW,DKW,NSU,PUCH八個廠牌
美國有:哈雷,印地安2個廠牌
義大利有:LAMBRETTA蘭美達
VESPA偉士牌,敏耐力3個廠牌
至於進口機車的台灣代理商也相當多
例如已經提過的慶豐行
還有功學社,陳義成車行,安泰貿易,進輪貿易,永興貿易
台隆貿易,廣和貿易,建華貿易,王福記貿易,新光行等等
但最後只有幾家脫穎而出至今,且聽我慢慢道來
首先日本鈴木機車原本找位於北市成都媽祖宮旁
有賣鈴木機車的陳義成車行代理台灣市場
因為賣得不好,陳義成車行放棄代理
交給新光集團創辦人吳火獅
結果吳火獅也賣得不好賠了許多錢
吳火獅只好放棄,介紹泰安紡織王清宗代理鈴木機車
結果泰安紡織接手後開始賺大錢
讓晚年寫自傳的吳火獅還是耿耿於懷
直說自己眼光太遠,太早投入機車市場才失敗
接下來要介紹目前台灣機車前三大的
光陽,山葉,三陽和其他機車廠
談現在台灣機車龍頭霸主要從'老三'三陽談起
1952年由於英國三槍牌機車價格太高
比不過新引進的眾多日本機車
所以慶豐行改進口代理日本富士重工的兔牌機車
當年政府規定一家公司
不能同時進口同一輛機車的所有零件
因此慶豐行老闆找上老闆師範學校同學
光陽柯光述合作,分別進口一半機車零件
同年幸運之神眷顧慶豐行和光陽
因為二戰結束後,破產重起的一家
當年名不經傳日本小廠本田
在創始人本田宗一郎以低價蒐購
日本海軍一批報廢通信引擎
巧手改裝為一批50CC腳踏車輔助引擎重新出發
卻在1952年因花太多錢向歐洲採購最新機械
財務無法負擔,面臨破產之際
此時慶豐行經由張國安父親日本友人推薦
向日本本田以每台45美元購買100台
庫存銷不出去的紅色 腳踏車輔助A型引擎
回台灣被戲稱為'紅屁股'的輔助引擎安裝在腳踏車輪旁
配上一個俗稱'小烏龜'的白色油箱安裝在駕駛座和把手間
以一台車新台幣五千元
不到一台真正機車一半價錢出售,大受好評,一下賣光光
並讓日本本田淨賺一百萬日圓
那位友人還介紹日本武田商店
幫從未有過出口經驗本田公司處理外銷出口手續
這筆來自台灣的訂單是本田有史以來第一筆海外訂單
更重要是慶豐行所開出的本田所收的第一張信用狀
讓本田紓解面臨破產解散連薪水都發不出困境
念舊的本田宗一郎不但將這事寫入本田公司史加以感謝
日後成為世界第一大機車廠和有名汽車廠的日本本田
開始 和台灣三陽和光陽技術合作後入股,日後章節再說
下篇則要談台灣山葉,偉士牌等機車發跡史了
PS:本文內容及相片引用來自
中華民國機車研究發展安全促進協會所出版的 台灣機車史
我的公司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