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機車製造廠商初期,由於技術受制於外國原廠
導致日本機車四大廠和義大利偉士伯
都同時和台灣兩家廠商技術合作
偉士伯原廠是和最早取得台灣代理權的王福記貿易.所設立的台灣偉士伯
以及羽田比雅久兩家技術合作
但是創立於民國63年的百吉發'巧思'繞了一大圈
由與偉士牌母公司比雅久技術合作的印度巴加Bajaj.生產義式150CC機車
和法國MOTOBECANE
生產Mobylette系列50CC輕型機車
前者生產義式150CC機車
(當時台灣50西西機車很暢銷的小天使50)
(當時台灣50西西機車很暢銷的小天使50)
兩家機車廠分別取得技術.產品完全內銷
民國68年為抵消對手耳語
百吉發技術是來自感覺較落後的印度
大打廣告說,高薪禮聘義大利速克達專家安東尼先生
長期在台監製百吉發生產線.來和義大利原廠做高質感'概念'連結
這招果然見效
到民國68年市佔率,50CC百吉50僅次光陽
150CC百吉發150只次於偉士牌,銷售雙亞軍
(謝謝陸戰隊喬峰弟兄提供的當年百吉發機車相片)
但隔年1980年銷售停滯,事逢大陸經濟改革開放
開始嘗試小量轉口貿易出口到對岸
1982年百吉發乘勝追擊
以輝煌的銷售成績.說服日本川崎Kawasaki機車技術合作
生產110CC和125CC兩種規格機車
並終止和印,法兩國機車廠技術合約
讓百吉發生產線四種CC規格機車齊備
並且市佔率達到最巔峰的8%
可惜百吉發和日後開喜烏龍茶一樣
一走紅就把賺的錢大手筆花在廣告上沒存下來
(百吉發一年幾千萬廣告費支出.在機車界一直排在前2名)
隔年百吉發市占率.就由高峰大幅下滑
為提高工廠設備利用率.百吉發鋌而走險
自民國73年透過日本商社大量接受
當年政府還未合法開放,但毛利甚高的大陸轉口貿易顛
可惜只風光一年多
因大陸突然取消一筆6400台機車訂單
導致日本商社通知信用狀百吉發要延期開來
和其他家國產機車廠銷路.以台灣市場為主不同
民國74年.百吉發外銷大陸機車數量.佔總銷量接近2/3
等於要花接近2年時間.從內銷通路去化
屋漏翻逢連夜雨
百吉發原本起家的歐式速克達,在取消和外國技術合作後
台灣市佔率遭羽田比雅久和台灣偉士牌夾擊下銳減
單是庫存機車就超過7,8千輛
百吉發陷入只賣(消化)庫存
生產線只能停擺.員工薪水照發.銀行利息照付.惡性循環
財務無法負荷的百吉發
於1985年7月17日無預警,宣布停工並且跳票8千餘萬元
(百吉發的二百多位債權人開會自救)
在百吉發呂良千董事長奔走周旋下
得到工業局專案核准,獲得一億元緊急融資紓困
不過呂良千趁亂.私吞所有融資資金
並掏空百吉發資產,低價傾銷存機車詐得超過3億元後
丟下爛攤子.潛逃出境
和幾乎同時發生如出一轍的山葉萬山機車事件一樣
低價傾銷亂賣.不管售後服務後果
就是經銷商因售價崩盤沒利潤
只求趕緊出清,再不賣會虧本.根本不會珍惜品牌形象
更別提造成廉價次級車和毫無售後服務'熱誠'嚴重後果
讓愛惜商譽品牌形象的日本山葉和日本山崎兩家大機車廠
痛改前非,決心在台灣只找一家
而且以合資.取代以往的合作收權利金
於是日本川崎Kawasaki出資20%入股台灣永豐
並將原百吉發所生產的Kawasaki機種移交生產
永豐同時斥資向百吉發債權人之一的國泰租賃公司.購買其機器設備
成為台灣Kawasaki唯一生產銷售產商
在失去Kawasaki的技術合作來源.這致命一擊後
也正式宣告百吉發回天乏術.終究走入歷史
百吉發的廠房.設備等.由永豐承接後.另外成立統雄公司
負責組裝永豐川騎機車.和機車零件製造
民國84年.統雄走入歷史.百吉發最後一絲血脈完全斷絕
PS:本文內容及相片引用來自
中華民國機車研究發展安全促進協會所出版的 台灣機車史
延伸閱讀
台灣機車史(7):羽田比雅久機車篇
台灣機車史(6):光陽機車篇
台灣機車史(5):台灣山葉機車篇
小廣告:只接受LINE報價.line的ID是0932080995
小訂貨量團友.可以加入金晟發磁磚團購 | Facebook
以團購價.節省大幅支出【須知】磁磚報價
我的公司臉書